2023-01-17 点击:810
岁末年初,金融领域非法代理维权现象有所抬头。为进一步遏制非法代理维权,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近日,北京、河南、山东等多地的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开展打击金融领域非法代理维权灰黑产业行动。
非法代理维权名义上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其实是利用漏洞骗取维权收益。打着代理维权旗号的犯罪分子,先以了解案情为由要求消费者提供银行卡、身份证、保单等重要金融信息,然后利用消费者银行卡账户,截留占有消费者钱财,更有甚者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开展洗钱等违法活动。目前,非法代理维权已成为一个灰色产业,亟需进行治理。
近年来,非法代理维权还有了新花样。一些不法分子把阵地转移到各大短视频、朋友圈、社交平台等媒介上,发布帮助他人代理的“全额退保”“处置信用卡债务”“修复征信”等类似虚假案例,诱骗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处置维权事宜。
以非法代理全额退保为例,消费者面临的风险极大。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保险具有一定复杂性,一些非法代理人借此欺骗消费者,以达到谋财的目的。在正常签单情况下,消费者退保是一种提前解约的做法,会产生退保费用,损失掉部分已交保费。同样的保单,退保越早,退保费用占已交保费的比重就越大。如果非要追求全额退保,编造保险工作人员在签约时有不当行为,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此外,其他金融领域的非法代理维权也频发、高发。无论是要求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还是修复征信,最终往往都会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比如,某些看似有效的故意拖延偿还信用卡欠账的非法代理维权攻略,实际上消费者往往要承担逾期滞纳金及罚息等后果。央行多次发文提示,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等说法,消费者花钱“洗白”征信终将“越洗越乱”,到头来影响个人信用。
非法代理维权与正当维权行为并不是一回事,消费者要擦亮双眼、明辨是非,守住自己的钱袋子。非法代理维权屡禁不止,后续治理还需完善制度,堵住非法代理维权漏洞。从法律角度来讲,非法代理维权违法违规认定比较难,不法人员因为违法成本比较低,收益又比较高,所以愿意铤而走险。应进一步明确非法代理维权违法行为的认定标准,增加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
目前,金融机构已运用数字化手段建立联盟平台精准识别金融黑产。比如,去年马上消费联合新网银行、富民银行等十余家机构成立行业首个打击金融领域黑产联盟,目前该联盟已经汇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近50家金融领域企业,并联合对多起黑产案件进行精准打击。
铲除非法代理机构滋生的土壤要有完善的信用基础设施作保障。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整体推进,以“信用中国”为窗口、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载体的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大动脉已贯通,有必要完善非法代理组织及其责任人失信惩戒体系,形成跨地域跨部门、线上线下的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此外,监管部门还应联合公安机关、行业协会等部门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引导消费者选择正规维权渠道,加快遏制非法代理维权蔓延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