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5 点击:1541
一款名为“随想花”的App,打着高额贷款额度的幌子出现在市场上,有的人通过助贷平台下载,有的人收到营销短信,还有的在贷款平台看到了额度引导,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在提额环节中,一输入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和相关验证码后,就被扣走了299元。
据卡农社区了解到,截至目前,“随想花”已经无法打开,但消费者仍能在一些助贷平台、浏览器广告和营销短信中看到这一类平台的变种,它们同样采取的是“打一枪就跑”的套路。其中,仍有助贷平台为其导流,有支付机构为其代扣,而给消费者留下来的,却远不止299元的伤害,个人信息泄露后,一天十多个电话的骚扰,不少人直言已经让他们对贷款产生恐惧……
打着贷款幌子的299元会员费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来自广东佛山的张华(化名)到现在也没想明白,本来是为贷个款,怎么还被扣了钱?
也就是这一次被扣款的经历后,他现在每天都要接上十余个贷款电话,每一次都是来自不同地区的虚拟号码,无法拒接,也屏蔽不过来。从一开始还能有耐心地拒绝,到最后,他索性不再问对方来意,直接挂断。
“本来手上就不宽裕,最后连房租费都给骗了,我现在都有点麻木了。”张华说,被扣款的那一刻,他脑子是蒙的,随后又向平台客服询问了原因并要求退款,直到平台一直搪塞,到如今联系不上,他才确认,自己确实是被骗了。
这还得从他手机上收到的一条贷款短信说起。一个月前,张华收到一则来自“随想花”的贷款营销短信,对方称可为其提供2万元的贷款额度,领取需要进一步点击下载App。正逢需要资金周转的阶段,张华称,看到送上门来的贷款,他未曾多想,就通过短信链接下载了App尝试领取。
不过,这个嵌在短信链接里的“随想花”App下载方式不同寻常,张华首先需要点击特定链接,进一步跳转至浏览器,然后需要下载相关配置描述文件,最后还要在设置中查看验证才可完成。
下载打开“随想花”App后,页面也确实显示有20000元的借款额度,张华称,点击领取额度后,他便在平台引导下一步步填写资料,包括个人手机号、身份证号、住址信息、收入情况及紧急联系人等多项个人信息,另外平台还要求绑定银行卡号,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绑定银行卡后输入验证码的瞬间,他的银行卡被扣走了299元。
“一输入绑卡验证码就被扣钱,我一下就蒙了。”据张华所述,在扣款前,他并未在平台上看到有关会员费的提醒,但一输入绑卡的验证信息后,银行卡就传来了被扣299元的提示,事后联系平台客服寻求退款,对方一开始要求他上传“申请失败”的截图,但当他反馈完截图后,对方再无音信,另外拨打客服电话,被告知已经欠费停机。直到现在,张华也没有贷上款,会员费的事情也不了了之。
“没有实际贷款意图,仅是通过会员费的方式骗取金融消费者的会员费,这已经涉及到刑事犯罪问题。因为贷款会员费是预收的,有些平台在退费时会给金融消费者设置重重障碍,增加了金融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也导致了部分金融消费者放弃维权。”
据卡农社区了解到,3月7日,业内人士多渠道尝试联系“随想花”平台,但拨打多次电话均无法接通。
对此,“随想花”这种强制扣取会员费的模式,侵害了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无贷款资质、但以贷款为由收取会员费属于违规,有涉嫌诈骗之嫌,扰乱了持牌金融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
是否有扣款提醒各执一词
贷款“捷径”变“劫径”,张华这类情况并非孤例。可以说,无论在天南地北,几乎每一个遇上“随想花”的人,只要在绑定银行卡环节输入验证码,都遭了一场299元的“会员劫”。
与张华一样,来自广东中山的林丽(化名)是在2022年底被扣了会员费。她说正想贷款做点小生意,而后在一贷款平台看到了“随想花”的贷款额度,本来宣称可以贷款20万元,但没想到在实际操作中,一绑定银行卡输入验证码后,就被告知已扣取299元的会员费。
来自甘肃兰州的另一消费者李欣(化名)同样有此经历,李欣告知业内人士,春节期间碰上资金需求,被一贷款平台推荐了“随想花”,页面显示有贷款额度,但一申请贷款操作,银行卡就被扣取了299元的会员费。发现端倪后他曾向“随想花”寻求退款,对方当时还曾承诺可退还,但至今未收到退款,平台也已联系不上。
被骗的消费者们,到现在一直未想明白,“为什么仅仅是输入了验证码,就会被扣取299元?随想花如此强势的扣款,又是如何做到的?”张华进一步告诉业内人士,他在银行交易详情页面,发现了另一家公司的影子。
从张华提供的交易详情来看,该笔业务显示为“消费”,交易场所为“易宝支付-随想花”,对方户名为“易宝支付有限公司”,对方账户行别为“易宝支付-备付金账户”。
针对此次扣款行为,业内人士进一步采访了易宝支付,对方回应,目前与该平台已没有了合作关系。同时,易宝支付就扣款事项也进行了进一步解释,此类交易流程为用户主动发起绑卡需求,易宝下发绑卡短信验证,并在短信内容中明确提示用户正在进行的绑卡行为,当用户主动发起支付时,易宝会再次发起支付短信验证码,并在内容中再次明确提示用户正在主动发起的支付金额及用途,用户主动填写验证码后,才能完成此笔交易。
就是否再次收到支付短信验证码问题,业内人士再三向张华求证,不过均得到的是否定答案,“我确实仅仅只是输入了绑卡验证码,就被扣取了299元”。张华笃定道。
同样被扣取299元,但林丽遇到的情况略有区别。业内人士从她提供的截图和交易详情来看,其确实收到了多条验证信息,但页面并未显示为“易宝支付”扣款,且被扣的会员费交易被改成了“POS消费”,交易渠道为“POS机”,林丽多次向银行询问该笔资金流向,但对方也称并不清楚,仅能确认对方账号的名称为“(特约)网上银行”。
扣款前支付机构是否有明确提醒?目前消费者与支付机构仍各执一词。不过业内人士注意到,易宝支付公司近期已非首次卷入这类问题。除了“随想花”外,也有消费者在公开平台反馈在“救急无忧”尝试网贷,但被骗收取299元服务费,最后也无法获得贷款额度,但“救急无忧”拒不退款,该笔服务费同样由易宝支付扣款。
针对被扣款的消费者,易宝支付给出了应对方案:“若在合作期间,当用户咨询易宝并提出有退款诉求时,易宝会积极联系平台方,并要求24小时之内将款项原路退回,并会在期间持续监督。”
谁助长了“随想花”的蔓延
据卡农社区了解,早在2019年,公安部就曾表示,“对给套路贷犯罪团伙提供技术支持、征信服务、资金转移通道的风控公司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坚决予以打掉,严肃处理”。
在业内看来,除了事后出现问题做好监督,此类风波中支付机构更应加强的是,事前对商户做好准入管理,加强对风险商户的日常巡查,不断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一般来讲,支付机构对特约商户是有管理责任的,比如入网要验证资料,如果不是代扣的方式,每笔扣款都要有相关的通知和短信验证才能完成。所以要看支付机构自身是否严格遵循相关流程,如果支付严格遵守那就没有责任,但如果支付机构没有经过用户同意私自扣款就需要承担违规责任”。
为此类平台提供支付通道的支付机构应当尽到审查义务,对合作商户提升事前防范能力,加强事中监控,加大商户准入管理,加强对风险商户的日常巡查,不断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针对特约商户是否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与管理,易宝支付向业内人士回应:“在商户准入过程中,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严格的入网审核标准及相关要求,最大程度保证商户资质合法合规,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权益。”不过就为何多次卷入会员费扣款风波,易宝支付未给出进一步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支付机构外,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帮助导流的助贷机构,更是助长了“随想花”的蔓延。
从多位消费者反馈及业内人士多次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此类打着贷款旗号幌子的App,自身并未有放贷资质,一般也不能在正规应用商店查询获取,而是“寄生”在一些网贷App或者助贷平台,通过后者的层层推荐导流从而不断蔓延。
要治理这些强制扣款会员费的平台,最关键的方法在于尽快出台相关金融营销的管理规定,要求助贷平台也必须持牌上岗,对持牌机构持续严监管,或能最大限度避免此类事情的再度发生。
就在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北京市金融投资理财类广告发布合规指引,强调各类网络媒介要认真审查广告链接网站、公众号、App小程序的主体资格及链接页广告内容,不得为不具有合法资质的网站、公众号、App小程序提供链接服务,不得为虚假违法金融投资理财类广告以及含有虚假信息的网站(网页)提供链接服务。
“随想花”会员劫怎么治
“随想花”采取了“打一枪就跑”的方式,但更多的“随想花们”还在蔓延。
据卡农社区了解到,3月7日,业内人士在黑猫投诉等平台统计发现,类似“随想花”这类以贷款为由的操作套路并不少见,不少类似App同样以特定链接的下载,同样以免密扣费的方,收取用户会员费。
此类平台缘何屡禁不止?一方面是由于作案方式隐蔽,一般难以通过应用市场等公开渠道进行监测与识别,另一方面此类平台也类似过去的“高炮马甲”,短期在公开市场露脸过后“打一枪就跑”,再想方设法蒙骗新一批受害者。针对打击治理,她提到了多个环节:一是可考虑从支付环节入手,强化第三方支付机构风控的监督管理;二是要针对涉及人群广、作案频次高的平台进行摸排,对于此类平台及时清理和取缔。
李亚则指出,“后续治理在上线管理上,应当严格审核这类App上线的资质,实时监控并清理散落各网络平台的非法贷款平台广告和下载链接,加大惩治力度;从运营上管理,应就营造健康服务生态方面落实App开发运营者主体责任、平台分发责任、接入企业责任;从支付结算上,第三方支付要加强支付通道管理,不被黑灰产所利用,提高技术水平和审核能力防范违法违规支付行为发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另外,未经提示强制扣取用户会员费的,涉嫌侵犯会员作为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可向第三方支付机构调单并申请退款,也可向就近的公安机关报案。”李亚提出建议。
但截至目前,林丽、张华均已向当地警方报案,但均未有进一步调查结果。
值得警惕的是,除了299元的资金损失,“随想花”也给消费者造成了更大的困扰:个人信息遭泄露。3月7日,包括林丽、张华等多人向业内人士讲述,自从被扣会员费后,每日都要接到数个甚至十余个贷款推销,每次都是来自不同地区的虚拟号码,无法一一拦截,最后只能拒接。
例如,在业内人士表态媒体身份前,林丽就一直拒绝业内人士的电话,她无奈道,“我以为又是贷款公司打过来了,现在每天都在被骚扰,实在不敢再贷款了!”而前述来自甘肃兰州的消费者更是态度谨慎,不愿过多介绍自己的个人情况,主要担心再受到二次伤害。
后续,消费者在注册各类贷款平台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协议,特别是关注扣费信息,一旦发现未发放贷款需要先缴费的平台,建议三思而行;若需要贷款,建议去正规的持牌金融机构申请,对于陌生贷款平台,不要轻易注册;若已经安装相关App,建议赶紧卸载,一旦出现损失,可以通过查看银行流水中代扣摘要,查询代扣公司,并通过代扣支付公司帮忙解决,协助退款。
对于金融消费者来说,一是要通过正规应用商城下载App,对于通过浏览器跳转下载的App要保持警惕;二是要关注App背后公司的工商注册信息、办公地、经营团队,以及是否具有放贷资质等;三是对常见诱导话术如“超低利息”“极速下款”等保持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