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点击:1463
1、千亿坏蛋糕
网贷行业正在形成上千亿的不良资产
“现在网贷行业大概有2万亿资产,就算坏账率最低5%,就已有千亿的不良资产。”某催收平台的创始人何鸿军称。加上此前的倒闭潮,网贷的不良资产正在急速增加。一些还在运转的平台,坏账也开始逐渐增多。
“很多网贷平台在大力地找外包催收,同时签几十家催收平台。”不良资产催收外包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晖称。
比如说一个批次的逾期账户资产包,会被先交给一家催收公司催,催不回来的,再转给新的公司。
“一个不良资产包,会被七八家催收公司反复催。”王晖称。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正处于金融的逆周期中。一般来说,金融越不景气,不良资产处置越繁荣。
如今,互金行业出现了大量新的不良资产,对于催收行业来说,这是一个重大利好,还是一个烫手山芋?
就官方系不良资产处置平台而言,此前就有媒体曝出,银保监会召集了四大AMC开会,希望它们进场托管,对资产进行全面清算。
“早期,还有AMC愿意接触网贷行业的资产,也做过一些尝试,不过目前他们已不愿插手。”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透露,官方系已将其视为烫手山芋。
“这类资产我们不会碰,除非是政治任务。”一家AMC的高管对一本财经透露,“不是我们不想接,而是没有能力接。“
据他透露,他们以前处理的资产,大多是“房地产”。
这样的资产贬值难,脱手容易——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种简单粗暴的模式。
而对纯信用、无抵押的网贷资产,他表示:“我们从未接触过,毫无处置经验。”
2、催回率极低
官方系不欢迎,民间的催收团队态度如何?
“并不想接。”何鸿军称,最近来找他的网贷平台很多,他对此还挑肥拣瘦,并不热情,原因在于催回率实在太低了。
“在网贷刚开始兴起的几年,一手委案催回率可以达到20%,现在这个数字已降到百分之几。”王晖称。
这是因为,在对借款人的审核方面,这些网贷平台比起银行差很多,同时,借款人经过多次催收后,“抗催能力太强”。
“目前网贷行业的不良资产,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信用贷,一类是小微企业贷,这两种贷款的催收方式,完全不同。”何鸿军表示。
个人信用贷针对个人,一般都是传统的电话或者上门催收。
何鸿军曾经接过一些网贷不良资产包,感觉实在太难催。
电催频繁一点,借款人就会说他们是骚扰,一旦投诉成立,甲方公司可能就要替换催收团队。
而要完全合规,催收的成本实在太高。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举了一个例子:现在的信息修复,确实有一个合法渠道,就是通过某运营商,但是价格“实在太贵”。
比如,运营商会帮你加密拨通一个借款人的电话,不管接通与否,都要收10元。而如果接通,通话6秒以上,就要收50元。
小微企业贷的催收,会好一点吗?
“更复杂。”何鸿军称。这类贷款,早期也可以用电话或上门催收,但如果还不还款,就要走法律程序,这个过程极为漫长。
小微企业贷按照监管要求,都得在100万以下,“加上消耗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这件事就不再划算”。
此前也有一些催收公司收P2P的不良资产包,但给的价格只有千分之六左右。
这是什么概念?一个亿的不良资产包,只卖得出60万。
而一个普通的地产不良资产包,可以卖到50%左右。
“这说明,现在网贷的资产质量令人担忧。”王晖称。
3、不信任三角
归根到底,万亿级别的不良资产还需要专业的处置机构来消化。
事实上,千亿资产在传统金融领域并不算太多,毕竟银行每年的坏账都达万亿。但银行的坏账会核销,不会影响到存款人。
相比之下,网贷资产背后,涉及太多的投资人和其家庭。所以,一旦处置不当,可能就会出现不稳定因素。
于是,如何找到最有效、最平稳的处置方式,成了整个行业都需要认真对待的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经有一些机构在尝试。
“我们成立了一个数亿的基金,准备去收一些网贷资产。” 陈乾是一家有AMC牌照的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市场总监,他透露,他们正在策划一个新的产品。
他们认为,这不是一块烫手山芋,反而有可能是金矿。
陈乾介入的方式,不是购买不良资产包,而是将网贷平台所有的债权买断。包括投资人的债权。
“我们会以2%-3%的价格,将网贷平台所有的资产买断。”陈乾称。比如平台的不良资产是10个亿,他们就支付2000-3000万。
然后,他们再去和投资人谈判,偿还一定比例的金额。
“当然不可能全部还完,看资产的优劣,可以做到20%-50%。”陈乾说,比如,投资人投了10万,大概还能拿回来2万到5万。
后期,他们可以发挥自身强项,再去处置资产,赚取差价。
实际上,现在对网贷资产的处置,都卡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缺少了两个重要的因素:金钱和时间。
所谓的金钱,就是要承诺每个月向投资人兑付一定金额的钱,稳住他们,让其不至于将平台逼得太紧。
“一般来说,每个月的兑付金额,不会低于1%。要让投资人每个月都看到钱,心存希望。”一家暴雷平台的创始人王志鹏称。
他的平台,如今每个月也需要兑付上千万。“一边请催收团队拼命追款,一边向身边的朋友借钱,资金万万不可断。”王志鹏知道,无论如何,他都要兑付40%以上,否则“就可能进去”。
40%,是当地监管给网贷平台定的底线。完成,则可免受牢狱之灾。
但每个月千万的资金,几乎快把他压垮。他将车、房抵押变卖,将身边所有的朋友都借了一遍。
他正在试图用金钱换时间。
“每个月尽量追回一些欠款,也给欠款人一些时间,等着他们缓过来,能还上钱。”王志鹏称。
其实,陈乾所在的这种资产管理公司,手上刚好有“时间和金钱”这两个筹码。
但陈乾接触过很多网贷平台,发现大家对这个模式的热情并不高。
因为,资产管理公司只接管了债权,但是法律层面的责任,他们并不承担。
也就是说,就算处置得不好,他们也不会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和投资人交涉非常困难,众口难调。他们有可能今天答应只兑付40%,就清债务,但回头又去找监管部门申诉,最终我们还得被抓进去。”王志鹏说。
此外,很多平台本身的业务并不完全合规,很有可能采取了“超级债权人”的模式,债权关系混乱。
另一方面,王志鹏也担心资产管理公司不诚信,承诺兑付40%,最终只兑了10%。在网贷这个错综复杂的局中,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脆弱不堪,再引入一个第三方公司,未必就是解局之钥。
投资人、平台方、资产处置公司三方,都处在一个强烈不信任的三角中,这个行业亟需一个成功案例,来打破不信任三角。
了解更多信息,关注微信公众号:舒融通。